【教授观点】中国经济面临发展困局,看看吴敬琏教授如何把脉开方
2015-09-02 16:08:28 点击:
“三驾马车”无法解决中国经济的长期问题
所谓中国经济的旧常态,是指海量投资和高额出超推动下的高速增长这样一种维持了相当长时期的经济态势。旧常态无法维持,这已是既成事实。在2009年四万亿投资和十万亿贷款的强刺激下,中国的GDP曾经维持了两个季度10%以上的增长,然后就一路下行。2011-2014年,GDP增速分别是9.2%、7.8%、7.7%、7.4%;今年一季度、二季度进一步降至7.0%。
为什么旧常态难以维持?对此有两种分析方法。
第一种是以“三驾马车(指消费、投资、出口)”的拉力不足来解释经济增速下滑。“三驾马车”分析法是凯恩斯主义短期分析框架的变形。按照凯恩斯的理论,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由需求总量的状况决定。当遇到需求不足、经济出现周期性衰退时,就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提振需求和保持增长。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所针对的是经济学所说的短期经济问题。凯恩斯对此并不避讳,他在回应新自由主义的批评时说,长期来说我们都死了(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市场经济会经过波动自动实现平衡;但如果不采取救助措施,在短期内造成的损失太大。就好比洪水早晚会退,但还是要采取抗洪堵口等措施,否则等洪水退去时,人早已淹死了。
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依据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来分析中国的长期经济问题。“三驾马车”的拉力大小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这在中国俨然已是经济学定理。应对增长率下降的办法,就是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刺激。结果造成了货币超发,企业和政府都债台高筑,蕴藏着“国民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系统性风险。在我看来,即使认为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完全正确,用它来分析长期经济问题也是一种误用。
如何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我认为不应从需求方面,而应从供给方面进行分析。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产出是由劳动力和资本两个因素决定的。1956年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在一篇论文中指出,根据美国20世纪前49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将劳动力和资本这两个增长来源剔除后,还剩下一个余值(索洛余值A)。他把这个余值定义为技术进步,也就是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索洛的生产函数表明,经济增长是由新增劳动力、新增资本(投资)和效率提高(TFP的提高)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目前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缺陷,即增长主要靠投资支撑。投资率过高意味着消费率过低,最终需求不足。为弥补消费需求的不足,日本在二战后采取了出口导向政策,用低估本国货币汇率等办法来促进出口、抑制进口,扩大净出口。中国也采用了这一办法,特别是1994年外汇改革以后,进出口外贸盈余大量增加,支持了产能的迅速提高。但是,日本等东亚国家的经验表明,长期使用出口导向政策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甚至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进入21世纪,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调整中国出口导向政策已经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前,效率提高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小。改革开放以后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结构改变。例如,以前城乡是隔绝的,资源无法流动。改革开放后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打通了,劳动力、土地的利用效率因此大幅提高。二是对外开放。通过购买外国设备、学习外国技术,生产效率迅速提升。此外,人口红利也是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大约是2006年,上述支撑高速增长的因素出现了明显衰减,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开始降低。要维持原来的增速,只能更加依靠投资,也就是靠负债,通过发行钞票、寅吃卯粮等办法来筹集资金。到2010年左右,这个问题已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国民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率自2009年以来急剧上升,尤其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上升得很快。这增加了发生系统性危机的风险。
过度使用货币政策,股市容易出现泡沫膨胀
“新常态”这个词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前CEO穆罕默德.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的,用于描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可能出现的长时期经济衰退。
这当然不是我们希望建立的新常态。根据权威方面的说明,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概括起来说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二是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增长。前者已是既成事实,绝大多数人对适应这种状况也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后者还是期望而非现实,需要经过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只有加快推动第二个“转向”,中国经济才能克服眼前的困难,走上持续稳定发展的坦途。
由于过去很多社会矛盾是靠数量增长“摆平”的,经济增速下降太快是有风险的。如果不能用质量的提高去弥补数量的损失,许多经济和社会矛盾都会暴露出来,甚至进一步激化。
面对增长率继续走低的形势,最近几个月来,“扩需求保增长”、要求央行“放水”的呼声日渐高涨,“铁、公、基”一类大规模投资也蓄势待发。不过我对这一类“老办法”是否奏效持怀疑态度。
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能够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吗?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对“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分析很值得注意。他指出,当出现由于杠杆率过高导致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时,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因为在“现金为王”的情况下,人们都会捂紧钱袋子,不愿进行长期投资。如果手里有钱,人们更愿意投在股市而不是流动性低、不易抽身的实业上。如果过度使用货币政策,股市也容易出现泡沫膨胀,甚至在泡沫最终破灭时导致严重危机。当前我国新入股市的投资者年龄偏低,资产不多、风险意识不强的新开户股民大量融资炒股,一旦发生问题,会影响社会稳定。因为穷人亏钱比富人亏钱更危险,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关于投资的拉动作用也应当做出恰当估计。近几年来,经济学中“投资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已经日益显现。趁机乱上的项目很多,效果不大,结果只会加杠杆,使风险进一步积累。
总之,正确的应对办法,只能是在稳住大局、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危机的条件下,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推进改革开放上,以改革开放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效率的提高。
问题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并不是一个新提出的问题。早在1995年制定“九五”计划(1996-2000)的时候,就提出了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转变为集约、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这“两个根本转变”。迄今已经整整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间的政策制定和改革实践可以归于一场“中国向何处去”的大讨论。中共十八大对这场争论做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要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随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规划。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
防止杠杆过高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目前中国经济的杠杆率过高,债务总额达到GDP的250-300%,各级地方政府债务已超过16万亿元,2015年到期需偿还的债务约为1.8-2.0万亿元,蕴藏着比较大的金融风险。个别企业资金链断裂、发生偿债危机、少数人“跑路”问题都不大,但必须保证不发生系统性危机。
首先,为了避免发生系统性危机,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来控制和化解风险:
① 要妥善处理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一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额度置换存量债务,可能还要采取一些补充性措施;
② 要停止回报过低和完全没有回报的无效投资;
③ 要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输血;
④ 必须停止刚性兑付;
⑤ 动用国有资本偿还政府的或有负债。目前一项最重要的或有负债就是社保基金的缺口,数额很大,是为隐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拨付国有资产去补充社保基金,但至今没有行动;
⑥ 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行破产清盘和破产保护下的重整,化大震为小震,释放风险;
⑦ 盘活由于粗放增长方式造成的死资产存量,例如各地“晒太阳”的开发区等。
其次,辅之以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维持宏观经济的基本稳定,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这两句话十分重要。增加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意味着增加赤字。目前我国预算赤字离公认的警戒线还有一些距离,增加赤字还有一定的空间。增加赤字有两种办法:一是增加支出,二是减少收入。在目前的状况下,我更倾向于采用普惠式减税的办法,因为现在的一个大问题是企业家们对未来缺乏信心,没有投资积极性。一定要改善营商环境,提高他们的信心。在货币政策上,要将去杠杆和提供必要的流动性结合起来。
重视提高民营企业家信心和积极性
推进改革开放是应对当前形势和确立新常态的治本之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做出了准确的界定,那就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其实这一目标在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就已经提出来了。当时的表述是“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二十年后重提这一体制目标,并环绕这个基本目标部署了上百项具体的改革任务。现在我们需要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标尺,总结十八大以来各项改革的进展,部署下一步的工作。
早在十八大召开前后,就已经按照建立竞争性市场体系的方向进行了一些试验性的改革,例如企业注册登记的便利化、营业税改增值税等,这些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过去许多年领导一再号召要加快服务业发展,却一直未能实现。最近几年,在上述改革的推动下,服务业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使得我国就业情况在GDP增速下降的情况下保持了较好的状态。改革小试牛刀尚能取得这么好的成果,这就表明,为了应对当前的困难,加快改革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的情况看,政府职能改革、简政放权已经取得进展。现在需要注意的,一是要防止回潮;二是要继续向纵深发展,通过制定企业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和政府职权的正面清单,形成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正式制度。
以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改革和以理顺中央地方关系为重点的财政改革进展情况比较正常,现在还需要筹划解决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有所下降,但是国有企业掌握着大量重要资源,并且在许多重要行业中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国有经济的状况如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高低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状况,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许多重要决定。现在看来,亟需加快这些决定的实施。
上海自贸区正在进行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的试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进行自贸区试验的意义在于适应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大趋势,“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目前正开始在其他地区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的经验。这意味着对外开放新局面的全面展开。行政领导部门要从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大局着眼,为开辟这个新局面做出贡献。
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许多企业家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当借鉴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扶持中小民营企业的经验,组织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综合解决方案。
所谓中国经济的旧常态,是指海量投资和高额出超推动下的高速增长这样一种维持了相当长时期的经济态势。旧常态无法维持,这已是既成事实。在2009年四万亿投资和十万亿贷款的强刺激下,中国的GDP曾经维持了两个季度10%以上的增长,然后就一路下行。2011-2014年,GDP增速分别是9.2%、7.8%、7.7%、7.4%;今年一季度、二季度进一步降至7.0%。
为什么旧常态难以维持?对此有两种分析方法。
第一种是以“三驾马车(指消费、投资、出口)”的拉力不足来解释经济增速下滑。“三驾马车”分析法是凯恩斯主义短期分析框架的变形。按照凯恩斯的理论,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由需求总量的状况决定。当遇到需求不足、经济出现周期性衰退时,就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提振需求和保持增长。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所针对的是经济学所说的短期经济问题。凯恩斯对此并不避讳,他在回应新自由主义的批评时说,长期来说我们都死了(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市场经济会经过波动自动实现平衡;但如果不采取救助措施,在短期内造成的损失太大。就好比洪水早晚会退,但还是要采取抗洪堵口等措施,否则等洪水退去时,人早已淹死了。
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依据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来分析中国的长期经济问题。“三驾马车”的拉力大小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这在中国俨然已是经济学定理。应对增长率下降的办法,就是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刺激。结果造成了货币超发,企业和政府都债台高筑,蕴藏着“国民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系统性风险。在我看来,即使认为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完全正确,用它来分析长期经济问题也是一种误用。
如何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我认为不应从需求方面,而应从供给方面进行分析。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产出是由劳动力和资本两个因素决定的。1956年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在一篇论文中指出,根据美国20世纪前49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将劳动力和资本这两个增长来源剔除后,还剩下一个余值(索洛余值A)。他把这个余值定义为技术进步,也就是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索洛的生产函数表明,经济增长是由新增劳动力、新增资本(投资)和效率提高(TFP的提高)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目前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缺陷,即增长主要靠投资支撑。投资率过高意味着消费率过低,最终需求不足。为弥补消费需求的不足,日本在二战后采取了出口导向政策,用低估本国货币汇率等办法来促进出口、抑制进口,扩大净出口。中国也采用了这一办法,特别是1994年外汇改革以后,进出口外贸盈余大量增加,支持了产能的迅速提高。但是,日本等东亚国家的经验表明,长期使用出口导向政策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甚至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进入21世纪,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调整中国出口导向政策已经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前,效率提高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小。改革开放以后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结构改变。例如,以前城乡是隔绝的,资源无法流动。改革开放后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打通了,劳动力、土地的利用效率因此大幅提高。二是对外开放。通过购买外国设备、学习外国技术,生产效率迅速提升。此外,人口红利也是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大约是2006年,上述支撑高速增长的因素出现了明显衰减,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开始降低。要维持原来的增速,只能更加依靠投资,也就是靠负债,通过发行钞票、寅吃卯粮等办法来筹集资金。到2010年左右,这个问题已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国民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率自2009年以来急剧上升,尤其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上升得很快。这增加了发生系统性危机的风险。
过度使用货币政策,股市容易出现泡沫膨胀
“新常态”这个词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前CEO穆罕默德.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的,用于描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可能出现的长时期经济衰退。
这当然不是我们希望建立的新常态。根据权威方面的说明,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概括起来说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二是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增长。前者已是既成事实,绝大多数人对适应这种状况也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后者还是期望而非现实,需要经过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只有加快推动第二个“转向”,中国经济才能克服眼前的困难,走上持续稳定发展的坦途。
由于过去很多社会矛盾是靠数量增长“摆平”的,经济增速下降太快是有风险的。如果不能用质量的提高去弥补数量的损失,许多经济和社会矛盾都会暴露出来,甚至进一步激化。
面对增长率继续走低的形势,最近几个月来,“扩需求保增长”、要求央行“放水”的呼声日渐高涨,“铁、公、基”一类大规模投资也蓄势待发。不过我对这一类“老办法”是否奏效持怀疑态度。
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能够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吗?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对“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分析很值得注意。他指出,当出现由于杠杆率过高导致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时,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因为在“现金为王”的情况下,人们都会捂紧钱袋子,不愿进行长期投资。如果手里有钱,人们更愿意投在股市而不是流动性低、不易抽身的实业上。如果过度使用货币政策,股市也容易出现泡沫膨胀,甚至在泡沫最终破灭时导致严重危机。当前我国新入股市的投资者年龄偏低,资产不多、风险意识不强的新开户股民大量融资炒股,一旦发生问题,会影响社会稳定。因为穷人亏钱比富人亏钱更危险,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关于投资的拉动作用也应当做出恰当估计。近几年来,经济学中“投资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已经日益显现。趁机乱上的项目很多,效果不大,结果只会加杠杆,使风险进一步积累。
总之,正确的应对办法,只能是在稳住大局、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危机的条件下,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推进改革开放上,以改革开放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效率的提高。
问题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并不是一个新提出的问题。早在1995年制定“九五”计划(1996-2000)的时候,就提出了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转变为集约、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这“两个根本转变”。迄今已经整整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间的政策制定和改革实践可以归于一场“中国向何处去”的大讨论。中共十八大对这场争论做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要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随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规划。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
防止杠杆过高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目前中国经济的杠杆率过高,债务总额达到GDP的250-300%,各级地方政府债务已超过16万亿元,2015年到期需偿还的债务约为1.8-2.0万亿元,蕴藏着比较大的金融风险。个别企业资金链断裂、发生偿债危机、少数人“跑路”问题都不大,但必须保证不发生系统性危机。
首先,为了避免发生系统性危机,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来控制和化解风险:
① 要妥善处理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一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额度置换存量债务,可能还要采取一些补充性措施;
② 要停止回报过低和完全没有回报的无效投资;
③ 要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输血;
④ 必须停止刚性兑付;
⑤ 动用国有资本偿还政府的或有负债。目前一项最重要的或有负债就是社保基金的缺口,数额很大,是为隐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拨付国有资产去补充社保基金,但至今没有行动;
⑥ 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行破产清盘和破产保护下的重整,化大震为小震,释放风险;
⑦ 盘活由于粗放增长方式造成的死资产存量,例如各地“晒太阳”的开发区等。
其次,辅之以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维持宏观经济的基本稳定,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这两句话十分重要。增加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意味着增加赤字。目前我国预算赤字离公认的警戒线还有一些距离,增加赤字还有一定的空间。增加赤字有两种办法:一是增加支出,二是减少收入。在目前的状况下,我更倾向于采用普惠式减税的办法,因为现在的一个大问题是企业家们对未来缺乏信心,没有投资积极性。一定要改善营商环境,提高他们的信心。在货币政策上,要将去杠杆和提供必要的流动性结合起来。
重视提高民营企业家信心和积极性
推进改革开放是应对当前形势和确立新常态的治本之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做出了准确的界定,那就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其实这一目标在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就已经提出来了。当时的表述是“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二十年后重提这一体制目标,并环绕这个基本目标部署了上百项具体的改革任务。现在我们需要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标尺,总结十八大以来各项改革的进展,部署下一步的工作。
早在十八大召开前后,就已经按照建立竞争性市场体系的方向进行了一些试验性的改革,例如企业注册登记的便利化、营业税改增值税等,这些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过去许多年领导一再号召要加快服务业发展,却一直未能实现。最近几年,在上述改革的推动下,服务业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使得我国就业情况在GDP增速下降的情况下保持了较好的状态。改革小试牛刀尚能取得这么好的成果,这就表明,为了应对当前的困难,加快改革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的情况看,政府职能改革、简政放权已经取得进展。现在需要注意的,一是要防止回潮;二是要继续向纵深发展,通过制定企业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和政府职权的正面清单,形成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正式制度。
以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改革和以理顺中央地方关系为重点的财政改革进展情况比较正常,现在还需要筹划解决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有所下降,但是国有企业掌握着大量重要资源,并且在许多重要行业中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国有经济的状况如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高低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状况,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许多重要决定。现在看来,亟需加快这些决定的实施。
上海自贸区正在进行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的试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进行自贸区试验的意义在于适应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大趋势,“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目前正开始在其他地区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的经验。这意味着对外开放新局面的全面展开。行政领导部门要从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大局着眼,为开辟这个新局面做出贡献。
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许多企业家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当借鉴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扶持中小民营企业的经验,组织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综合解决方案。
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离不开政府在创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作为。目前在反腐高压态势下,政府官员“乱作为”的情况有所收敛,但“不作为”的情况却有所蔓延。中纪委王岐山书记以前说过,先治标后治本,用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觉得在反腐高压态势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应当大力加强制度反腐,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里。与此同时,要按照李克强总理所说的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加快建立官员职权的正面清单,使官员行使职权有规可循。
本文根据2015年4月25日吴敬琏教授在第7期上海金融家沙龙暨第75期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上的演讲整理而成,文章来源:《The LINK》
- 上一篇:融创与上市公阳光照明合作超声波明渠流量计 2015/9/4
- 下一篇:融创与与全球产能最大的速溶茶生产商战略合作电磁流量计 2015/9/2